查看原文
其他

geogebra基础入门22: 序列、迭代、映射大比拼(2017南京高考一模)

刘护灵 geogebra与数学深度融合 2022-07-17

欢迎您点击文章上方蓝字,关注本公众号

最近几期经典回顾


动态数学软件 GeoGebra 的发展历史和功能特点
ggb的文本指令学习系列1,(学习赵林老师)
◆ 利用geogebra突破立体几何教学难点
◆ geogebra之立体几何基础入门1:平面截正立方体的截面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2:勾股定理的证明——弦图面积平移法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3:一线三等角全等模型的制作
ggb绘制美丽的爱心曲线(心形线)
手拉手模型的两个最值问题(适合初二以上)
手拉手模型最值的进一步探讨
瓜豆原理系列1(轨迹?构造手拉手模型?)评析2020.1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压轴题
角含半角好问题——旋转还是翻折?
利用geogebra理解平口单峰函数
geogebra提高1:Penrose阶梯:哪里是最高点?
geogebra基础入门4:利用路径值画出翻折的动画效果
geogebra基础入门5:脚拉脚全等模型的制作和应用(全等八大模型之八)
geogebra基础入门6:手拉手全等模型的制作和应用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7:序列和迭代指令的简单应用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8:条件显示和按钮脚本的简单应用(2019广州第25题)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9:迭代的简单应用(毕氏螺线)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0:迭代的简单应用和线段动点(毕氏螺线)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1:利用瓜豆原理再探究一道四边形对角线最大值的简洁求法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2:轨迹指令的初步应用(以矩形大法为例)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3:瓜豆原理的制作和应用(2019贵阳中考)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4:按钮和脚本增强课件的交互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5:证明勾股定理的内外弦图和旋转弦图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6:动态文本和LaTeX的初步应用(祖冲之的圆周率)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7:利用按钮脚本,批量改变字母的标签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18:交点个数的处理技巧
 geogebra基础入门19:交点个数的处理技巧(续)(滑动条在特殊点处停止)
◆ geogebra基础入门20:避免利用斜率构造残缺轨迹的三个妙招(2016全国高考理科20题)
 geogebra基础入门21:等分圆周的方法(兰利问题和汤普森解法)
◆ 利用geogebra领悟解题系列1:隐形圆和相似的综合问题
◆ 利用geogebra领悟解题系列2:隐形圆和相似的综合问题2
◆ geogebra领悟解题系列3:阿基米德的折弦问题
 geogebra领悟解题系列4:手拉手模型等边三角形经典的11个结论
 geogebra领悟解题系列5:三角形的中线定理和应用
 geogebra领悟解题系列6:一道四边形角度计算的难题(构造等边或构造手拉手全等)


一、问题提出
今天探讨的是群里老师提出的问题(2017南京高考一模)


问题:这道题这么作图?(A,B点坐标搞不定)
把题目放大:

目标绘制出来的效果如下:

先说说此题数学上的解:

二,Geogebra的绘制方法


方法一:逐个点绘制(笔者)

说明:
(1)每一个点Bk都是利用过点Ak的直线指令(用了方向向量)来绘制的
例如:B2=交点(直线(A_2, A_2 + (1, sqrt(3))), f)
其中的(1, sqrt(3) ,就是过点A2的且斜率为 sqrt(3)的直线的方向向量。
(2)每一个点Ak都是利用点Bk旋转60°得到的,例如
A3=旋转(B_2, -(60°), A_2)
(3)逐个点绘制的好处在于,可以精确的绘制前面几个点的坐标,可以马上观察出Ak的规律,从而实现数学上的解题。
缺点是当点的个数很多的时候,这个劳动量就很大。

方法二:邓兵老师的映射方法

上面的图不清楚,笔者做了下面这个

说明:
(1)映射指令的学习
(2)l1=映射(多边形((2^(n - 1) - 1, 0), (2^n - 1, 0), 3), n, {1, 2, 3, 4, 5})
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利用映射指令绘制多个正多边形的方法。


难点是找到多边形的点的规律,即下面的表达式
多边形((2^(n - 1) - 1, 0), (2^n - 1, 0), 3)
本质上也是先在数学上求解出结果,才能利用这个方法绘制

(3)l2=映射((2^(n - 1) - 1, 0), n, {1, 2, 3, 4, 5, 6})
l3=映射((3 / 2 * 2^(n - 1) - 1, sqrt(3) / 2 * 2^(n - 1)), n, {1, 2, 3, 4, 5})
功能是利用映射分别绘制出A,B一系列的点。
前提也是要找到点A,B的表达式,即点的规律,也是不容易的。
(4)l6=序列(文本("B_{" + (i) + "}", l3(i) + 单位法向量(f) / 2), i, 1, 6, 1)
l5=序列(文本("A_{" + (i) + "}", l2(i) + (0, -0.5)), i, 1, 6, 1)
这两个序列+文本指令,而且对点AB的位置进行了微调,非常实用!
值得大家记下来!

方法三:赵林和桂群成老师的迭代+位似方法

(1)迭代列表指令的学习:

注:参见“迭代”指令。
注:如果迭代的初始值和表达式针对几何对象,迭代列表的结果就是几何对象。
    (2)笔者按照赵老师做的指令如下


(3)要确保能获得迭代,首先要绘制一个最基本的初始图形,即正三角形poly1
(2)此题是迭代+位似指令的嵌套,即
l1=迭代列表(位似(p, 2, (-1, 0)), p, {poly1}, 10)
位似指令的格式:
位似( <几何对象>, <位似比>, <位似中心> )
即,每一个三角形和后一个三角形的规律是以(-1,0)作为<位似中心> ,位似比为 (-1, 0)
这个p是指迭代变量
这个做法非常巧妙!

(3)l2=迭代列表(位似(p, 2, (-1, 0)), p, {B_1}, 10);

l4=迭代列表(位似(p, 2, (-1, 0)), p, {A_1}, 10)

上面两个指令得到的一系列的B,A
(4)l3=序列(文本("B_{" + (i) + "}", l2(i) + 单位法向量(f) / 2), i, 1, 10, 1)

l5=序列(文本("A_{" + (i) + "}", l4(i) + (0, -0.5)), i, 1, 10, 1)

这两个指令非常漂亮,即序列得到点,批量命名!

贵州的【管理员】【贵州】桂群成也认为,迭代+位似是比较容易的方法,如下:


方法四:朱亮老师的序列+位似方法

这种特殊情况序列足够了,不需要迭代。
的确,这道题用序列也够了,笔者做的如下:

其他点的AB 的标注也是和上面一样,也要先利用序列+位似,得到一系列的点A,B之后,再利用序列+文本指令




方法五:孙生富老师的迭代+序列方法


孙老师的课件让一般人是有些难理解的,因为差距有点大。这里直接给出定义给大家学习体会:


序号名称数值定义
1数字 nn = 6
2列表 l1l1 = {(0, 0), (1; 60°), (1, 0), (2.65; 40.89°), (3, 0), (6.08; 34.72°), (7, 0), (13; 32.2°), (15, 0), (26.85; 31.07°), (31, 0), (54.56; 30.53°), (63, 0), (109.99; 30.26°)}合并(迭代列表(位似(p, 2, (-1, 0)), p, {{(0, 0), (1; π / 3)}}, n))
3列表 l2l2 = {{(0, 0), (1; 60°)}, {(1, 0), (2.65; 40.89°)}, {(3, 0), (6.08; 34.72°)}, {(7, 0), (13; 32.2°)}, {(15, 0), (26.85; 31.07°)}, {(31, 0), (54.56; 30.53°)}, {(63, 0), (109.99; 30.26°)}}迭代列表(位似(p, 2, (-1, 0)), p, {{(0, 0), (1; π / 3)}}, n)
4列表 l3l3 = {“A_{1}”, “B_{2}”, “A_{3}”, “B_{4}”, “A_{5}”, “B_{6}”, “A_{7}”}序列(如果(取余(k, 2) ≟ 0, 文本("A" + (k + 1) + "", l1(k + 1) - (0, 0.2)), 文本("B" + (k + 1) + "", l1(k + 1) + (0, 0.2))), k, 0, n)
5列表 l4l4 = {{“A_{1}”, “B_{1}”}, {“A_{2}”, “B_{2}”}, {“A_{3}”, “B_{3}”}, {“A_{4}”, “B_{4}”}, {“A_{5}”, “B_{5}”}, {“A_{6}”, “B_{6}”}, {“A_{7}”, “B_{7}”}}序列(映射(文本(p "" + (i) + "", q), q, l2(i), p, {"A", "B"}), i, 1, n + 1)
6折线 ff = 190折线(l1)
说明:
(1)合并(迭代列表(位似(p, 2, (-1, 0)), p, {{(0, 0), (1; π / 3)}}, n))
迭代列表(位似(p, 2, (-1, 0)), p, {{(0, 0), (1; π / 3)}}, n),
得到的效果表面上都是这一系列的点,但是有区别的
例如利用折线(l1)是可以画出这些折线的;
但折线(l2)就画不出这些这些
原因是:合并之后,这些点才有顺序
才能用折线连接

(2)利用指令:扁平列表,效果应该相同。
(3)l3=序列(如果(取余(k, 2) ≟ 0, 文本("A_{" + (k + 1) + "}", l1(k + 1) - (0, 0.2)), 文本("B_{" + (k + 1) + "}", l1(k + 1) + (0, 0.2))), k, 0, n)
l4=序列(映射(文本(p "_{" + (i) + "}", q), q, l2(i), p, {"A", "B"}), i, 1, n + 1)
这两个指令的效果相同,都是对点AB进行标注
l3非常巧妙利用取余函数进行判断
l4在非常巧妙的利用了嵌套,很难,大家可以多体会。

方法六:周丙臻 老师的函数法

f(x)=sqrt(3)/3*(x+1)
u(x)=if(x>=0,-sqrt(3)*abs(x-1.5*2^floor(log(2,x+1))+1)+2^floor(log(2,x+1))*0.5*sqrt(3))
g(x)=0.5*sqrt(3)*2^floor(log(2,x+1))
h(x)= x+1-2^floor(log(2,x+1.5))
B=Intersect(g,f,0,20)
A=roots(h,0,20)

周老师说:

把上面的所有代码一次性粘贴到,ggb的按钮脚本中,就可以得到图形;我这个脚本是求交点系统自动生成的。floor与log的配合容易想到,其实在绘图之前,我打了下草稿,这里给出折线函数的复合函数形式,分成三个函数应该好理解不少。
g(x)=0.5*2^floor(log(2,x+1))
h(x)=1.5*2^floor(log(2,x+1))-1
u(x)=-sqrt(3)*abs(x-h(x))+g(x)*sqrt(3)


笔者的实践



这个函数如何想到的,也是需要长期琢磨理解这个软件才行。

还有宗师肖建伟老师等提出的利用矩形+压缩的指令等等,这些更有趣!

最后总结一下:


ggb的指令非常丰富,效果也非常惊艳,值得我们深入体会。在总结多种方法之后,我们总想找到一个多解归一 的方法,以利于我们以后迁移;在平常的练习中,一题多解也非常重要,让我们了解不同的指令及其功能,否则满足于一种解法,当遇到新情境时,熟悉的指令不一定能用。

【江苏】孙生富还说:
有这么个优秀的软件,就应该精准思考,在优化制图中优化自己的水平。


……



更多文章请点击文章开头的蓝字“初中数学综合题的教与学”或下面的文章集:






初三及中考问题探究篇

1.  (胡不归模型)关联图形,探究本质——2019年中考数学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7——2019年重庆数学中考第26题

2. 几何问题代数化,发展模型思想——2019年中考数学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6——2019年温州数学中考第15题

3.读罗增儒教授的解题:2019年中考数学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5——2019年长沙数学中考第26题4.动静结合中交替演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刻画,2019年中考数学: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4——2019广东25题()
5.2019年中考数学: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1——2019连云港16题6.2019年中考数学: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2——2019宿迁27题7.2019年中考数学: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3——2019南京16题(定弦定角)8.探寻解题过程,体会素养渗透——2019年中考数学素养导向的试题观察8——2019年成都数学中考第24题
教研学习篇

1.弗莱登塔尔“再发现”数学教学思想的学习体会
2.特级教师的论文学习系列2——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研究

3.乾坤大挪移——转化法妙解三角形周长、面积问题(区教研系列5)

4.真的难?四动点的三角形周长最值问题(区教研系列4)

5.从费马点问题谈利用旋转构造全等或相似的妙处(区教研系列3)

6.重叠面积的求法和动画制作(区教研系列2)

7.五中初中数学教学比赛课的听评课和学习体会

7.特级教师丘志明:从三次函数的拐点谈起——兼谈2017年广一模理科第12题

8.2019广州市初中数学市教研活动随想1

9.广东省和广州市吴和贵名师工作室跟岗研修心得体会(1)

10.读姚静教授的文章:他们为什么在应用题上失败了

初二、初三培优系列篇

1. 初二培优系列6:动态与静态的融通——评析2019年五中初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

2.初二培优系列5:等腰(边)三角形动点和讨论问题

3.初二培优系列5:等腰(边)三角形动点论问题和讨

4.初三培优系列4:帅出新天际(2)?——2018年海珠一模第25题5.初三培优系列3:帅出新天际(1)?——2018年海珠一模第25题6.初三培优系列2:2018广州中考第24题——不给图的数形结合题7.初三培优系列1:2016广州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8.初三培优系列8:因动点产生的特殊四边形问题9.用数学的魅力打动人——兼谈定弦定角问题(2018广州中考第25题)
10.进一步探讨定弦定角(最值)问题——以2019山东淄博压轴题为例

初一培优系列篇

1. 初一培优系列5:绝对值与“奇点偶段”

2.  初一培优系列7:有折返的数轴动点问题简解

3. 初一培优系列4:“变.态”的双角平分线与动态讨论问题

4. 初一培优系列3:史上最难?2018年区初一上半学期数轴动点问题

5.初一培优2:破解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的绝招


高考研究和GGB技术学习篇

1. 2017年高考理科解析几何题的ggb制作和探索,兼谈问题提出

2.利用动态图理解两类最短路径问题

3.ggb 中托勒密定理的旋转放缩证明和应用

4.蒙日圆中的高考题和ggb作图方法

5.有趣的生日概率问题

6.重叠面积的ggb制作

7.双动点运动的图像制作(兼谈对geogebra的热爱)——2018年广东省中考数学压轴题探究

8.形如 a + m·b 型结构最小值问题(阿波罗尼斯圆和胡不归两类问题)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